當愛情遇上房子,你的愛情值多少錢一平米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愛情和房子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網絡上有句話,說廉租房代表廉價的愛情,只能簽訂短期愛情合約;商品房代表幸福的蝸居,可以簽長期愛情合約;別墅代表蘇格蘭風情,可以簽訂終身愛情合約。
雖然是段子,但確實是對當下社會將買房與愛情劃等號關系的一種反映了,這種現實的關系越來越多的被影視化,像熱門劇《蝸居》、《安家》等都以不同角度呈現被房子綁架的人生。
近期在熱播的TVB都市情感劇《香港愛情故事》(翡翠臺及埋堆堆APP同步播出)也因過于貼地的題材、買不起房的真實感而受到觀眾們的追捧,更讓人不禁發出思考:在買房壓力下,人的愛情到底值多少錢?
早幾年前房價還沒有如此夸張時,不少人感覺買房壓力太大選擇租房,萬萬沒想到幾年過后各大城市的房價翻了個番。一個慘淡的事實,過去五年香港的房價上升了38%,而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才上升3%,工資的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房價攀升的速度,買房更是成為當代人難以言說的痛點之一。在房價飛漲的今天,很多年輕男女需要直面的一個現實:沒有房子做保障的愛情,能否走進婚姻的殿堂并攜手一生呢?
《香港愛情故事》中的角色陳子朗與邱凱琪是兩個平凡普通的打工人,相戀七年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陳子朗沒有房?!爱斈腥擞錾吓?,當愛情遇上房子,這一切才剛剛好……”對于現在的愛情,有人直言不諱地提出這種說法。房子,已經成了當前很多男女結婚的衡量條件,雖然現實,但這種觀念在高昂房價和生活重壓下無關對錯。邱凱琪的父親也正因為男方沒房而不贊成女兒的婚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父母,和現實中大部分女生的家長一樣都將買房視作衡量男方的重要條件之一。
房子與愛情本是兩個不同的參照物,現在卻現實劃上了等號,我們不禁陷入深思,究竟有多少愛情死于房子?
子朗一家五口擠在幾十平米的公房中,高材生的小妹夢想找到一個條件好的男朋友,有獨立的經濟條件,所以她將目光放在以為住在高檔小區的校園男神上。她深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們得承認,成年人的愛情很難做到純粹。
這種現象是不是只在香港這個房價公認非常高的地方才有呢?當然不是!就拿深圳來說,1300多萬人,土地面積不足2000平方公里,房子均價8.1萬一平米,同樣是牛氣沖天了。常說來了深圳就是深圳人,但若談到愛情,不少人同樣希望能找到一個有房的深圳人,不管雙方之前多恩愛,一旦通往婚姻的道路上,房子都是繞不開的話題呀。
當愛情遇上房子,你的愛情多少錢一平米?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也許它也沒有正確的答案。
《香港愛情故事》也正是拋棄影視劇美化現實的一面,向我們呈現社會真實的一面而博得觀眾們共鳴,在埋堆堆APP播出5集熱度不減,在豆瓣更獲得9.0的評分。目前該劇每周一至周五晚22:30在埋堆堆APP同步更新中,當中對于買房與租房、愛情與婚姻的探討相信能引起大家更多對現實的思考哦!
版權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圖文系網絡采集,如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刪除。